#A 創業故事
橫跨美洲亞洲的事業版圖
翼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執行長蔡明哲(Joseph)原本就有著IC設計工程背景,過去在美國矽谷待了十六年,因為自己有明確的職涯規劃,在前途一片看好的時候遞了辭呈,毅然決然回到台灣這片土地,在就職和創業中來回思考,最後決定要相信自己,也希望為自己的理想拼搏。
Joseph提到物聯網是一個很大的方向,一開始並非決定進入智能澆灌這個產業,創業的題目經過一次的更改,這樣的調整和修正,除了基於在美國的生活經驗,與對美國市場的了解,也有對未來產業趨勢與公司發展的考量。
Joseph提到,大部分的人總是想很多,說很多,但不會去做。要在有想法的時候盡快去行動,但做下去之後會發現,事情永遠不會跟原本預想的一樣,所以「堅持」與「保持彈性」也是很重要的思維。在矽谷工作太久,有了些許的職業倦怠,回到台灣環境的轉換有很大的改變,Joseph認為剛好是個契機點,可以做點不同的嘗試而選擇創業。
發想時期曾經想過直接投入自己原本熟悉的產業,卻也了解做IC設計的新創公司在現在這個時代已難以實現,因此更彈性的思維讓他高瞻遠矚的選擇未來發展更多元且實用的物聯網產業。
Joseph提到物聯網是一個很大的方向,一開始並非決定進入智能澆灌這個產業,創業的題目經過一次的更改,這樣的調整和修正,除了基於在美國的生活經驗,與對美國市場的了解,也有對未來產業趨勢與公司發展的考量。
Joseph提到,大部分的人總是想很多,說很多,但不會去做。要在有想法的時候盡快去行動,但做下去之後會發現,事情永遠不會跟原本預想的一樣,所以「堅持」與「保持彈性」也是很重要的思維。在矽谷工作太久,有了些許的職業倦怠,回到台灣環境的轉換有很大的改變,Joseph認為剛好是個契機點,可以做點不同的嘗試而選擇創業。
發想時期曾經想過直接投入自己原本熟悉的產業,卻也了解做IC設計的新創公司在現在這個時代已難以實現,因此更彈性的思維讓他高瞻遠矚的選擇未來發展更多元且實用的物聯網產業。
研發走在尖端,找到市場缺口
不做「屋內」的智能產品,而選擇「屋外」澆灌系統的智能控制器,Joseph說屋內的智能產品,現有的品牌選擇多元,且大廠林立,競爭激烈,屋外的物聯網發展看起來相對是個藍海。現今科技業要特別檢視自己的企業,做出來的商品和產品是否為客戶所需要,又或者當生產完後市場還是否有這個需求,因應瞬息萬變的市場,要注意許多面向。
選擇了物聯網相關產業,開始研發智慧家居的產品,也選擇了美國這個市場,除了自己的背景外,也是長久在美國生活對當地的了解,有更接地氣的商業模式。讓生活更智慧化的事情,美國的接受度較高,而美國的家庭家家戶戶幾乎都有院子。「澆水」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一個很神密的事情,我們並不知道植物到底需要多少的水,大多數人都是憑感覺在澆灌,然而一年四季中不同的植物,需要的水量都不太一樣,持續地手動調整,澆灌排程也是非常耗時耗力的。
選擇了物聯網相關產業,開始研發智慧家居的產品,也選擇了美國這個市場,除了自己的背景外,也是長久在美國生活對當地的了解,有更接地氣的商業模式。讓生活更智慧化的事情,美國的接受度較高,而美國的家庭家家戶戶幾乎都有院子。「澆水」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一個很神密的事情,我們並不知道植物到底需要多少的水,大多數人都是憑感覺在澆灌,然而一年四季中不同的植物,需要的水量都不太一樣,持續地手動調整,澆灌排程也是非常耗時耗力的。
結合環保與趨勢,創造佳績
觀察市場後,發現這個產品在當時還沒有一個明顯的領頭羊,再加上美國政府推動節省水資源的環保標章,才認為這是一個可行的市場切入口。後來翼詠科技的智能噴灌控制灑水器 Yardian 也確實獲得了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WaterSense 的省水標章,利用氣象大數據計算水的蒸散,再配合植物與土壤等數據在雲端做運算來決定最佳澆灌排程,有效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翼詠科技的Yardian 也是台灣唯一取得此標章的智能澆灌控制器。
在不同的市場要了解當地的消費習慣,使用者體驗。執行長Joseph提到在美國退貨是很自然的,他們的消費模式和習慣就是買了不合用的東西就會退換,不需要理由和原因,但一般他們不會濫用這個機制。換個心態,有更多消費者的回饋,就能讓自己商品不斷的修正。
在美國的市場中不斷收集回饋,在顧客建議中對產品不斷的改良,幫助商品逐漸成熟。因緣巧合之下,因為有台灣的噴灌公司與農友的主動詢問,而開始台灣市場,台灣和美國不同,台灣市場偏向是產業需求,目標族群並非一般大眾。例如台灣的農業有自動化的剛性需求,服務對象則是我們的農友,而公司廠辦或大樓,則有節能與綠化的需求,因此針對在台灣和美國兩個不同的市場,產品與雲端服務都要做不同程度的調整。
在不同的市場要了解當地的消費習慣,使用者體驗。執行長Joseph提到在美國退貨是很自然的,他們的消費模式和習慣就是買了不合用的東西就會退換,不需要理由和原因,但一般他們不會濫用這個機制。換個心態,有更多消費者的回饋,就能讓自己商品不斷的修正。
在美國的市場中不斷收集回饋,在顧客建議中對產品不斷的改良,幫助商品逐漸成熟。因緣巧合之下,因為有台灣的噴灌公司與農友的主動詢問,而開始台灣市場,台灣和美國不同,台灣市場偏向是產業需求,目標族群並非一般大眾。例如台灣的農業有自動化的剛性需求,服務對象則是我們的農友,而公司廠辦或大樓,則有節能與綠化的需求,因此針對在台灣和美國兩個不同的市場,產品與雲端服務都要做不同程度的調整。
跨越海洋隔閡,優質軟硬體服務打下跨國事業版圖
Joseph在關於客服的處理也有自己的堅持,要克服時區和語言的問題,提供專業諮詢,Joseph人在台灣,但經常需要處理美國客戶遇到的產品問題,24小時待機是常有的事情,而他認為客戶遇到問題就要馬上做回覆,因此沒有充足的睡眠已是常態,Joseph也是客戶與工程師的溝通橋樑,有時候沒辦法分配出去的客服工作,為了給客戶最好的服務品質,就要自己盡力處理。
對Joseph而言,創業一定要解決問題,而非做自己開心,除了一定要清晰自己的初衷,為什麼要走這條路,另外產業也很重要,有沒有符合市場需求得考慮清楚。現在政府鼓勵創業,有許多人覺得可以投入創業的行列,有熱情非常好,但要思考自己要的是什麼。Joseph說沒有經歷過其實是很難理解創業的辛苦,若是已經給自己一個創業的理由,認定這件事非做不可,那就大膽去嘗試,去失敗去受傷,這是創業的唯一途徑。創業經驗都是獨特的,可以聽取經驗但難以複製,每個環節和環境的改動,都有可能造就不同的結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做,過程中就會知道如何調整。
對Joseph而言,創業一定要解決問題,而非做自己開心,除了一定要清晰自己的初衷,為什麼要走這條路,另外產業也很重要,有沒有符合市場需求得考慮清楚。現在政府鼓勵創業,有許多人覺得可以投入創業的行列,有熱情非常好,但要思考自己要的是什麼。Joseph說沒有經歷過其實是很難理解創業的辛苦,若是已經給自己一個創業的理由,認定這件事非做不可,那就大膽去嘗試,去失敗去受傷,這是創業的唯一途徑。創業經驗都是獨特的,可以聽取經驗但難以複製,每個環節和環境的改動,都有可能造就不同的結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做,過程中就會知道如何調整。
#B 商業模式圖
#C 創業筆記
Tip : 了解市場並找到沒有人做的缺口,理解趨勢和長久發展可能。
Tip : 商品不斷的修正調整,確保使用者的真實問題能被商品解決。
Tip : 商品不斷的修正調整,確保使用者的真實問題能被商品解決。
#D 影音專訪